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成立五周年
在京举办公益论坛
在京举办公益论坛
随着社会的进步,基金会数量的迅速增多,公益领域政策法规的逐步完善,社会公众对公益事业更加关注。对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今后的道路如何走,如何探索一条有活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显得尤为重要。“思考·创新·发展”——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成立五周年专家论坛11月27日上午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就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基金会的创新与发展,为下一代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慈善事业研究中心主任汪大海教授做了题为《基金会新慈善战略与策略》的开篇演讲,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在全球化转型和中国转型的双重转型背景下,基金会所要面临的转型之痛。并指出了基金会发展之路,即外延扩张式慈善应向内涵式慈善发展,主动顺应势、道、法、术变革下的新慈善形势,新慈善形势应向推行服务式慈善、发展企业慈善、推广参与式慈善、建立并弘扬中国式慈善文化等方面发展。要彻底放弃慈善产品的思维,学会利用互联网手段,去构建供求一体化的慈善社区,找到精准慈善转型的支点。最后,针对新形势下的下一代教育事业,汪大海教授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要大力推进创新教育,二是要研发三代共学的教育慈善产品。



中国发展简报高级顾问耿和荪,作为对中国公益组织非常有评估经验的专家,在论坛上细致分析了新形势下基金会面临的新挑战。她说,多少年基金会来都形成了自己的路径依赖,都有各种各样的资源支持,可以平稳发展。但是,在社会转型、慈善事业转型的大环境下,基金会所受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十八大对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金会能否跟上转型趋势,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这种挑战比较集中在基金会的治理结构、团队建设、综合能力和人员专业水平。这些挑战直接关系到基金会的筹资能力,在现有的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水平,社会引吸力和公益服务水平。

联想控股公司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作为民族品牌,联想在企业公益中的经验可以为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未来与其他企业开展合作提供参考。联想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津生,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经验,就企业社会责任与公益融合的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联想作为经济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在企业公益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企业公益是一个从意识到行动,再到能力,逐步积累和渐进的过程。慈善需要内外条件的催化,对内,企业要领导班子带头,培养企业和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在外部大环境上,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上引导企业培养自觉公益意识,让企业从公益行为中获得光荣感和社会认同感,主动回报社会。只有内外合力创造慈善文化和社会氛围,才能让更多还在公益门外犹豫、旁观的企业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理事长田淑兰在论坛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沈建国、孙成华等领导参加了会议。
在论坛讨论交流过程中,总政治部编导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燕燕和著名演员徐光宇从一个社会参与公益的自然人角度,谈了自己对公益的体会,公益的魅力就在于我们做公益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自己也是先受教育的人。作为基金会社会组织社会化,像燕燕和徐光宇这样的志愿者都是基金会的宝贵资源,组织也有组织的力量,志愿者和基金会之间可以形成互补。
顾秀莲主任在听取了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后,对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下一步的工作内容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认真回顾并总结,对于新形势我们该如何应对新的问题,二要加大宣传力度,三要培养公益人才。


专家论坛由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萍主持。

作为 “专家论坛”的延伸会议,“思考·创新·发展”——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成立五周年公益论坛于11月27日下午继续举行。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下属各专项基金和项目负责人近百人参加了“公益论坛”。6个专项基金的负责人先后在公益论坛上发言,分享了在新形势下公益项目的实施经验,与参加论坛的同仁们展开研讨、交流。
健康成长专项基金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成立之初就一路陪伴。该专项基金从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校外教育以及互联网+公益等方面,通过倡导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做公益、孩子帮助孩子的公益理念,不遗余力地支持校外教育机构发展,号召社会广泛参与公益活动?;鹪俗魈厣飨?,公益项目形式活泼,非常值得其他各专项基金学习、借鉴。

![]() |
![]() |
红烛基金,开展了很多公益项目,其中“千元送温暖”项目引人关注。论坛上,该项目负责人饱含深情地讲述这个花钱不多,但却非常具有雪中送炭意义的项目。每位乡村老师得到一点点春节慰问金,但却能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岗位。尤其是由于这个项目的开展,让政府部门关注到了这些默默奉献的乡村代课老师,让这些一直游离在体制外的教师终于转变身份成为体制内的正式教师,在这个项目上真正受益。

针对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众筹成为具有社会参与公益的一种新形式。一方面是网络众筹,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互联网线下的社会参与程度。德慧智教育基金在论坛上了介绍了他们向社会普及国学文化知识过程中的切实体会,在社会参与度方面做得有声有色,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实实在在地在用心做公益。

中华英才培养基金负责人介绍了他们的项目实施情况后,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沈建国副理事长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项目以实为主加巧做,它把所有的公益链条都连接起来了,最后形成了一个特别大的、能够惠及社会,服务社会,责任于社会的项目。

文化传承教育基金开展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媒体宣传方面也做了很多有创意的策划,对项目的开展起到了非常有效帮助,具有创新精神。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沈建国副理事长对公益论坛做了总结讲话。她指出,上午的专家论坛是高端的,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下午的公益论坛是非常实在的,而且是目的非常明确的。现在公益慈善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政治生态,整个政治的新场域对我们来说非常有利,所以我们基金会这五年精彩登场,而且是硕果累累,我们未来的五年,经过大家的努力将更加光辉更加扎实,更加具有影响力。大家要适应新形势改变自己,尝试一种新思路,这个新思路就是“精准”两字。中央提出“打赢脱贫致富这一仗”,要在十三五期间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就需要我们用新的思路来看待我们的公益事业,因为脱贫跟我们的公益是紧紧连接的。现在一定要利用新手段,就是基金会+互联网+++……加出更多的精彩来。要保持基金会的新常态,新发展,要很好的研读几个文件,一是即将订立的《慈善法》,二是习近平提出的精准扶贫要求,三是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这都是历史上的没有过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属于智慧型的人物,过去我们起步都是首先用力,然后用心,现在需要用脑,基金会+互联网,我们的事会越做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