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0日,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共同主办、科技日报社媒体支持的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走进内蒙古乡村学校”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根河市阿龙山小学举办。
呼伦贝尔市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孔君,根河市教体党工委书记、教体局局长王洪家,根河市教体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肖殿耀,中国平安企业文化经理李想,平安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呼伦贝尔中心支公司经理王凤龙,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助理、基金部主任张丹华,项目部主任周杨等出席了活动。
与会嘉宾与学校师生合影
科普作家、科学科普博主李维阳老师从偶蹄类生物的角度为大家揭秘鲸的起源和演化,为当地师生们带来了一堂《鲸从哪里来?》的科普直播课。
课堂上,李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鲸的身体构造讲起,揭秘为什么鲸的外表和鱼一模一样却不是鱼?曾在陆上生活的鲸类祖先为什么进化成了在海洋自如生活的样子?课上更令孩子们惊讶的是,在当地大家所熟知的动物——驯鹿,竟然和鲸同属于偶蹄类目。现场李老师更是邀请远在北京的中科院动物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张劲硕老师与大家连线,为孩子们讲述了更多有关驯鹿的有趣知识。阿龙山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徐梦琪说:“这堂课给我的小学生活增添了绚烂的一笔,鲸竟然是从印多霍斯兽进化而来的,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
李维阳老师、张劲硕老师线上、线下课程讲解
各地青少年共享精彩课程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市顺义区家庭教育特聘专家、北京五中教育集团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顾问朱煦老师以《玩手机?迷手机?用手机?》为题,为大家带来寸草安心专项基金心理直播课。
朱老师通过模拟生活场景、互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们探讨了如何正确使用手机,让大家学会平衡手机与生活、学习、娱乐的关系,培养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魏?,朱煦老师与学校老师进行了互动,阐述了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与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向老师们分享家校协同的经验,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朱煦老师的心理课堂
此次活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与中国平安共同向校方捐赠了科技读本、实验包、心理健康手册、航天类教学实践器材等物资,支持乡村教育健康发展。
捐赠仪式
活动不仅让乡村学校的学生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科学家,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温暖,还为他们提供了动手实践的经验。学生们在呼伦贝尔市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少年航天火箭模型宇航技师中级导师、国家社会体育一级指导员林长森的带领下,放飞了自制的歼十五拼装手掷飞机模型,也放飞了孩子们的科技梦想。
孩子们放飞了自制的歼十五拼装手掷飞机模型